提示:点击上方"金融监管研究院",请置顶本公众号,更加及时接受金融监管信息
监管君近期组织的实战研讨会获得如下:
【F018】金融同业业务跨平台合作和创新业务实战培训【6月25-26|上海、7月2-3号北京】
【F020】跨境资本项目外汇交易培训及案例分析【6月25-26|上海】
【F021】不良资产处置与损失类不良清收及重点案例分享【7月2-3日,北京】,详询刘老师电话/微信18501753685;或杨老师微信15216899716;
金融监管研究院专栏作者授权金融监管研究院独家发布,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禁止任何摘抄、建立镜像等侵权行为。
据财新网报道,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二级市场,央行已着手牵头多家商业银行筹建票据交易所。票交所将落地上海,央行金融市场司正司级巡视员徐忠出任总裁并已于近日赴任。央行层面,票据业务涉及支付结算司及金融市场司,相应地,票交所的筹备和管理团队包括来自上述两司的相关处长。尽管许多市场有识之士很早就发现我国日益扩张的票据业务及市场存在深层次问题并呼吁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票据交易平台、引入做市场制度等以期解决参与各方信息不对称、交易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民间票据中介泛滥、交易效率难以跟上市场发展步伐等问题。但是始终欠缺有效的时机。经济下行期农行、中信、天津票据案件的相继爆发及公开报道,使得票据业务、市场及监管改革不得不提速。自去年底以来,银监会方面,在全国层面,出台了203号文以及发文通报了冒用龙江银行票据交易案和天津银行票据案,在部门及地方局层面,农村金融部、城市银行部、上海局出台文件重申并规范管辖范围内的票据业务及市场。随后,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126号文,对传统的涉及承兑、直贴、转贴、回购等票据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与上述文件同时,全国各地开展了对票据业务的自查及检查。至此为止,以稳定现有市场秩序的相关措施基本全部打出。正如笔者在《权威解析近期票据创新与监管:监管红线和争议事项》中所说,上半年的监管措施在于稳定市场、恢复秩序、承上启下,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必将要逐步推出。随着票据资金化业务趋势明朗,以保证交易安全、改善交易效率为主旨原则的票据业务、市场及监管改革正在陆续展开。强安全、高效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所有深化金融工具运用、挖掘市场功能的必须前提。毫无疑问,票据交易所的筹建,是整体改革重要一环。一是有助于理清规范业务发展的宏观思路,更加准确定位票据业务在金融市场中的位置。二是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票交所可以实现信息查询、报价及交易的统一,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统一票据市场。通过电子化平台,极大确保交易安全、改善交易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使得票据资源及资金资源更加快速有效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此外,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市场,必将制定统一的票据运行规则及执行标准,有效规范市场各参与主体经营行为。三是有助于价格发现,推进市场化利率形成,为央行建立货币市场“利率走廊”提供更多有效参考和助益。交易成本大为降低的票据交易价格更加真实体现市场供需情况,有助于与货币市场其它诸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进行互相参考与联动分析,有助于央行通过再贴现业务及时有效地引导市场利率变化并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及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四是有助于推进票据做市商机制的建立,以进一步稳定市场价格、活跃市场交易、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并协助央行开展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五是有助于培育各类票据产品的分类评级,促进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同时还能反过来促进企业、银行及更多相关金融机构改善业务经营管理机制,对提升各类参与主体信用建设意义重大。(一)票交所建设可能的实施路径我国现有票据业务及市场规模已经足够庞大,票交所建设很难是一步到位的过程,应该循渐进地展开。可能的建设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银行间优先。票交所可以先开展银行间票据交易,然后再开展银企之间票据交易,最后甚至可以考虑放开企业间的票据交易(需要《票据法》做相应修改);二是电票优先。先开展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再推广纸质票据交易;三是银票优先。先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交易,再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交易。市场上还有说法采用机构优先,如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金融机构或上市银行首先试点,但笔者认为,此种方法不如设定时间表,条件符合机构可以先上线,但截止一个时间点,必须最终全部上线。(二)票交所的主要建设思路票交所应专注于票据交易、业务结算和资金清算、信息挖掘等职能,通过与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对接,一方面实现票据业务全生命周期的竞价与撮合交易;另一方面,实现票据市场诸如市场交易信息、监管信息、研究信息的整合,最大限度地为央行货币政策决策、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决策、监管部门监管政策出台提供支持。票交所应依托央行现代支付系统实现交易资金的线上实时清算和远期托收资金实时划付,依托托管银行实现纸质票据审验、托管及托收等业务职能。(三)主要参与主体(1)央行、银监会。央行可通过票交所办理再贴现/再贴回购业务,强化通过再贴现业务调控货币市场调控的作用;央行、银监会作为市场监管者,可通过票交所分析海量的票据业务数据,分析票据市场发展趋势及规律,为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对微观银行的监管提供依据。(2)商业银行(含财务公司)。商业银行是票交所最主要、最全面的参与主体,商业银行可通过票交所与企业客户办理票据贴现、票据保证等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业务,并可接受央行的指令办理再贴现、再贴回购等业务,也可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进行推进票据资管、票据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业务的开展。(3)企业和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在票交所可参与票据贴现业务的办理,企业客户及个人客户也可能作为出资方购买票据资管、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产品。(4)其他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等,可通过票交所发起或购买票据资管、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产品。(5)托管银行。托管银行是票交所票据交易的基础。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再贴现、票据理财、票据资管、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产品以及票据到期托收等均建立在托管的基础上。票交所中所有票据均由托管银行负责票据验票、保管、托收等相关工作。(四)交易模式选择(1)主动竞价模式买卖双方均在票交所进行报价操作,由票交所根据已设定的竞价参数自动进行交易匹配的业务模式。系统匹配后,买卖双方可以进一步就价格进行议价操作。(2)被动竞价模式买卖双方一方报价、另一方询价的业务模式。询价方委托票交所筛选、匹配符合要求的报价,并由票交所代为与报价方进行议价确认。(3)大宗撮合模式交易双方在符合票交所规则的前提下,对于大宗票据交易采用定向或非定向撮合的业务模式。交易所开辟专门的大宗撮合专用通道,允许大宗撮合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有一定的偏离度。票交所的建立固然会极大改善票据交易安全及交易效率并最终使得票据交易回归以企业信用支撑的公司债券交易和以银行信用支撑的金融债券交易的本质。通过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引入更多的参与主体,如个人、企业、各类特定目的载体,使得市场保持充分的流动性,更快地发现市场价格,以实现资金更加高效地配置。然而,规范的市场,并不意味着快速成长的市场,票据市场最终会回归到与票据本质特征相符的市场位置,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一员。1.融资性票据不会放开我国目前票据市场案件基本发生在银票交易领域,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基本被民间票据中介把持且银票风险低、流动性好、套现方便。市场根据央行近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商业汇票签发量中的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小型企业,鼓吹银票的签发和贴现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的突出作用,并以国外所谓票据市场允许融资性票据存在,不断呼吁应放开融资性票据或有限度地放开融资性票据,以更好地发挥票据支持中小企业方面的功能。这样的理解需要澄清。一是国外尤其是美国市场所谓融资性票据是指期限在270天以内的商业票据(CP),该类票据也是依据发行企业自身信用支撑而发行并流通,同时,该类票据发行方一般信用等级非常高,美国良好发达的信用评级体制也能够支撑此类票据发行。美国除商业商据外,也有银行承兑汇票且同样要求真实贸易背景。我国为了满足企业发行短期债券的需求,于银行间市场已经发明了短期融资券(也称CP)和超短融资券(SCP)。所以以国外有融资性票据(指商业票据)进而要求我国也开放融资性票据(指商业汇票,尤其是银票),实在是完全不搭界的问题。二是融资性票据的放开,将违背商业汇票的初衷。商业汇票尤其是银票是利用银行信用使得既有贸易顺利实施,它的使用场景主要在于支付结算,起码在签发交付即发行环节,是为了支付结算,而不是为了融资。2.银票业务逐步萎缩一是鉴于发达国家市场银票签发和交易量均非常小的客观事实,我国的银票签发和交易量也将逐步萎缩。二是监管部门继续坚持票据签发的真实贸易背景要求,继续保持对光票发行的高压态势。三是根据126号文精神,银行将在承兑环节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在利率市场化和MPA之后,票据业务不再作为信贷规模调节器,褪去信贷业务属性,贴现环节失去套利空间,在贴现、转贴和回购环节,回归债券交易本质。----------------【6月金融监管|精品活动】
【F018】金融同业业务跨平台合作和创新业务实战培训【6月25-26|上海】
【F020】跨境资本项目外汇交易培训及案例分析【6月6月25-26|上海】
报名:报名(咨询)请扫下方二维码:(报名成功后即可拉入专业预报名交流群)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研讨会信息